在景德镇,采用高岭土制瓷始自于元朝,经过数百年的开采,景德镇附近可用的高岭土原料几近枯竭,到了民国时期,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以高岭土作为制瓷的主要原料,这原本是一种独特的优势,但反过来,它却影响了手工业向大规模生产转化的进程。由于高岭土资源日渐枯竭,陶瓷生产者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拉运原料,这无疑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与此同时,以柴为主的燃料供给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且不说景德镇四周的山林如何,与之毗邻的婺源、祁门、秋浦等地的森林也在不断减少,窑柴来源日渐稀缺,其价格也随之不断升高。
除了窑火、原料和燃料等导致的困难之外,另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隐藏于这三个因素之中,并往往被人们所忽略,这就是古代中国一直比较重视技术探索和创新,却不注重科学研究。
近代以前,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在制瓷方面一直落后于中国,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烧制陶瓷的技术,没有找到合适的原料,且窑温一直达不到到标准。尽管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一步步地掌握了这些技术,但对于其背后的科学配方却基本不知。1712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的制瓷流程和秘诀传播到了欧洲,欧洲国家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才研究出了具体的配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材料化学原理开创出制瓷技术。
机械化大生产属于批量生产,产能效率高,对于原料、燃料和技术要求高,它要求通过科学精神和基础研究探索出相关原理,并解决配方问题、动力问题、成批次生产设备等问题,可以说,机械化生产与手工生产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生产模式。因此,姑且不谈时局、社会环境等因素,仅仅从机械化大生产趋势的角度而言,中国传统陶瓷业面临困境也是在所难免的。
中国传统陶瓷业的现代转型
“景德镇……,瓷业之兴盛,甲于全国,惟制造方法仍墨守陈规,毫不改良,以至生产能力亦无甚进步,近年洋瓷输入甚多。景德镇之瓷器销路减色,若不从速改良瓷业,前途可悲观。”
“景德镇之瓷器,本为世界有名之出产,亦地方经济主要大命脉。惟近年来出品不良,销路日减,一半由于洋瓷之倾销与捐税之繁重,一半由于政府未管指导,以至经营技术,墨守陈规。”
由此可见,近代以来,争取基本的生存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行业的最低要求。陶瓷在中国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有如此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但在机械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中国陶瓷业明显是落伍了,且有江河日下之势。同时,生产方式变革带来的竞争冲击是迅速的、无情的。在商品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机器瓷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或是在价格上都远胜手工瓷一筹,中国传统陶瓷业若想摆脱困境就必须走上变革图强的道路。
中国传统陶瓷业的变革在于江西,江西陶瓷业的变革在于景德镇。在此方面,近代陶瓷业变革的实践者杜重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34年,杜重远深入景德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当他看到景德镇瓷业一派凋零的景象后,遂做出了如下总结:
第一,制瓷原料仅略加水洗,而未能精制,品质既杂,价格又高,影响成本者甚大。第二,做坯均采用人工制。工人头脑顽固,一切率由旧章。第三,全镇一百余座瓷窑,全为都昌几家富户专有,景德镇烧柴用柴,柴金须先纳,烧窑成绩好坏,窑户不负责也。第四,包有专业,印花有专厂,卖柴有专行,种种把持,不一而足。
杜重远通过实地调查,看到了中国传统陶瓷业落后的根源所在,诸如分工协作不够、技术落后、行帮杂规较多、管理不善等,这些均是长年积累下的顽疾。曾经留学日本并亲自开办过现代陶瓷企业的他决意进行变革,并提出了具体的变革措施:
第一,由政府出面组织设立陶政管理机关,加强管理。第二,设立原料精致厂,由政府出面解决原料贵的问题。第三,设立模范瓷厂,以示范制瓷方式,合作利益,改烧煤窑,减轻成本,铲除窑禁之弊。第四,设立模范合作社,加强合作,打破分工分家局面。第五,打通销售运输问题,改良交通,设计通火车等。第六,兴办瓷业教育提供科技人才。
显然,这些改革措施突出了机械化大生产的特征:科学管理的方式、企业化的生产、产销的一体化、科学和技术并进等。这些改革措施针对传统陶瓷业存在的弊端,强调了学习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必要性,就当时而言,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有鉴于此,杜重远深得江西省政府主席的重视,他的建议很快便被采纳。1934年12月,江西省陶业管理局正式成立,由此开启了中国陶瓷业的现代转型之路。纵然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这为中国陶瓷业在今天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来源:中国建材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