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27 11:02:00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我国陶瓷工业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陶瓷生产大国。但是我们也必须理性地认识到,国内陶瓷业的发展并不乐观,离真正的陶瓷强国的目标依然有一定的距离。要提高陶瓷业在世界的地位,实现陶瓷强国的目标,中国陶瓷业在“十二五”仍需努力越过十大关口。
关口之一:
规模小,缺乏带动力
陶瓷业是典型的规模效益型产业,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也就很难谈得上产生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我国陶瓷工业虽然总体上已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规模,产量雄居世界第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陶瓷缺大少强,“普通型”企业较多,在现有企业中,除了佛陶、东鹏、鹰牌、新中源、惠达、四维、和成、斯米克、亚细亚、冠军、唯美等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外,还有很多企业规模都很小,普遍表现为小而全,工艺技术落后、专业化水平不高,经济实力有限。同时,许多企业因资金负债率高,资金占用不合理现象相当严重。
关口之二:
内功弱,缺乏研发力
研发水平低、缺乏技术优势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和关键。在我国陶瓷行业中,绝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多,企业投入开发的经费很少,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开发与创新能力差,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没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核心市场和核心技术等,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不多,产品缺乏精神的、艺术的、思想的、文化的诉求与表现,缺乏鲜明的中华民族个性,新产品销售比重低。不少企业的生产往往不是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而是依靠外国技术和装备进行生产等等。这些技术和研发上的不足,必将导致产业投入和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发展后劲不够。
关口之三:
品牌少,缺乏影响力
我国许多陶瓷企业只知道做产品而不知道运作品牌和培育品牌,不少企业商标品牌意识尚未树立起来,不注意名牌战略的研究和运用,对创名牌、保名牌这个与企业生死攸关问题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特别是缺少创国际驰名商标的志气,造成品牌影响力十分薄弱。目前,在国内厂家占有的市场份额中,拥有品牌的不足30%,大量的陶瓷产品处于无品牌竞争状态。尽管目前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像新中源、鹰牌、惠达等在国内市场上有较高影响力的陶瓷品牌,但在国际市场上知名的陶瓷品牌却寥寥无几,甚至被业内和市场普遍认同的国内知名品牌也较少,这与我们的陶瓷大国身份很不相称。没有品牌,就没有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更是无从谈起。由于缺乏知名品牌,许多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只能以OEM为主,这样虽可解决短期的出口,但对中国陶瓷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
关口之四:
人才少,缺乏创新力
企业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然而从我国陶瓷行业经营决策层的现状看,熟悉国际贸易和市场运作有关规则的人才不多,科技、管理、营销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不足,精英级人才奇缺。许多企业的厂长(经理)对国际国内同行业发展水平一知半解,不熟悉WTO运行规则,有的甚至看不懂财务报表,不懂得净资产、增加值、收益权等基本概念,看不明白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另外,企业不重视人才的现象也相当严重。由于不重视人才,不能正确地识人、选人、育人、用人,造成了企业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人才流失的现象相当严重,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缺乏人才自然就很难有多的能力做基础研发。在人才素质特别是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上,中国陶瓷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口之五:
内耗大,缺乏竞合力
竞争是客观规律,但同时并不排斥合作。合作的基础是理性竞争所形成的诚信。只有在竞争中加强合作,才能形成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陶瓷市场由于受重复建设的影响,生产严重过剩,导致恶性竞争,近几年国内陶瓷行业大打价格战并已蔓延至全国,类似千军混战的“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在国外陶瓷品牌的进攻与围剿下,更是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甚至把价格战打到了国外,致使出口价格一再下滑。由于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机制,彼此间沟通不够,是一盘散沙,难以形成区域性的竞争力量,不利于长期稳定地发展我国陶瓷外贸。
关口之六:
管理差,缺乏执行力
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法宝。国内许多陶瓷企业虽然在经营管理上突破了集约化和市场化经营的特点,但与国际上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制度对接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经营观念滞后,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经营决策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许多企业观念陈旧,企业管理粗放、管理基础差、制度不健全、劳动无定额、管理无标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资金、设备、人才的利用率低下,浪费严重。大多数企业因缺少建立长期发展战略与策略的动力,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的企业策略管理体系,在投资项目、环境分析、地点选择、合作伙伴选择、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的制定与执行等方面往往缺乏论证或论证不科学,从而造成很多失利。同时,对管理的标准如何满足市场经济要求,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尚有距离,已有的法规和标准大多滞后于市场变化、环保要求,落后于发达国家,并且执行力度不够。
关口之七:
质量差,缺乏竞争力
我国陶瓷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混合体。没有资金的投入,就没有装备的更新,也就没有质量分析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的提高,很难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近几年,不规范的竞争环境使国内一些陶瓷企业被卷入了低价位竞争的旋涡之中,在“宁可丢利,不可丢地”的思想支配下,出现了高负债和成本倒挂的现象,许多企业出现亏损和半亏损,导致了自我积累能力的减弱,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不少企业为了赢得市场,打着低档次旗号。以劣质低价产品参与竞争,生产劣质产品,价廉质次的产品冲击市场,导致规模与效益不能充分体现。正是这种市场格局,导致市场的不规范及无序竞争,使国内陶瓷行业出现了增量不增收,有规模无效益的尴尬局面,竞争能力大打折扣,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
关口之八:
经营差,缺乏营销力
经营落后的问题也成了阻碍进一步发展的羁绊。许多企业缺乏国际营销经验,营销手段落后,市场开发能力差,市场渠道少,在市场营销、产品策划、概念炒作和配套服务等方面都较落后,对一些国际贸易的操作方法和规则比较陌生,在体制和运作等方面不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当前现代营销观念和信息化、电脑多媒体、互联网科技等方面全面进步的情况下,不少企业还停留在等顾客上门看样购货等传统的销售方式上,很少利用互联网进行与顾客的互动营销,很少利用三维图像进行产品的整体效果展示,很少利用这些现代技术与手段对高要求、高品位、高消费客户群提供个性化、全方位、从品牌选择到设计铺贴等整体服务的营销。从产品推广上看,目前国内80%企业的推广手段都是硬性广告模式,广告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多是停留在对企业名称和产品名称的推广上。一些所谓的营销艺术技巧也只是靠众多的评先、评奖、认证活动,靠领导行为方式进行产品推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效果平平。
关口之九:
集约差,缺乏循环力
我国陶瓷行业虽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使工艺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多数企业仍是以半机械化设备为主,许多陶瓷企业特别是非陶瓷集中地区的企业缺乏标准化、专业化、商品化的原辅材料供应,致使产品质量波动较大,难以满足高档陶瓷生产工艺要求,经济增长模式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利用率等问题十分突出,造成了资源的低值消耗与大量浪费,甚至带来了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衡,使资源与环境承受能力变得十分脆弱,不足以形成像发达国家那样的陶瓷资源节约型产业群及其循环经济产业链。此外,为陶瓷行业服务的成型模具材料生产及机械设备制造等配套行业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都制约了产品质量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
关口之十:
视觉小,缺乏外拓力
许多企业竞争意识不强,“等、靠、要”观念严重,缺乏投身国际市场的勇气和信心,没有到国际市场争得一杯羹的雄心壮志,只会在家门口参与国内市场的恶性竞争。再加上许多企业对国际市场不熟悉、缺乏国际营销经验等因素制约了对国际市场的开发,致使外贸国际市场活动不足,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不大,市场销售额有限且价格极低,这无疑对全国陶瓷工业发展很不利。
来源:陶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