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1-04 16:24:12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产业名片
在泉州,言陶瓷必提德化。作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德化全县有陶瓷企业14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初步形成了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三大陶瓷产品体系,是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08年,德化日用工艺陶瓷产业集群被评为“中国百佳产业集群”。
核心提示
“产品经过创新,整体能增值15%-20%,像展示盘等个别产品甚至能增值50%。”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庆水表示。该公司以生产餐桌和厨房使用餐具为主,产品85%以上用于出口,甚至打入全世界最高档的迪拜帆船酒店。
从生产规模小而全转向专业化生产、技术升级创新,从单打独斗转向校企牵手、组建联盟,在德化陶瓷企业中,合作共赢、抱团发展正从理念走向实践。
技术创新增添集群竞争力
“越是危机,越需要科技创新,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德化福杰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福文提及公司研发的新产品——特种陶瓷轴承时表示。这种陶瓷轴承具有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硬度强、弹性系数大及无污染等特性,使用寿命是钢铁的十倍,能广泛用于高科技产业和航空、航天、航海等特种行业中。“将来开拓了市场,一年销售一两亿元没有问题。”林福文信心十足。
细数德化陶瓷发展历史,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电代柴”、“以气代柴”,还是当前特种陶瓷材料等新领域的研究,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所引起的效应会从一家企业迅速辐射到整个行业。因此,无论是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还是保持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它都具有重要作用。”德化县委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创新技术离不开研发载体的保驾护航。近年来,德化一方面运用自身资源和优势,积极发挥“一学院一职校一园区两基地四中心”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一学院”指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一职校”指德化职业技术学校,“一园区”指福建省德化陶瓷产业园区,“两基地”指国家火炬计划德化陶瓷产业基地、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四中心”指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技术管理培训中心、设备技术服务中心),加快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另一方面,德化积极请入外部力量。2011年10月份,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顺美集团博士工作站成立,校企双方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信息共享、生产协作等领域展开广泛而紧密的合作,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陶瓷产业科技进步。
组建联盟实现利益共享
一根筷子与一把筷子的故事,德化正在演绎!
2011年6月,包括22家高档日用瓷生产企业、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2个事业单位在内的“泉州市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成员企业通过共同研发、分工协作的模式,先后开展了“四星级酒店日用瓷系列器型及模具开发”,“高强易洁酒店日用泥料、釉料研发与标准化生产”,“耐600℃干烧陶瓷耐热金刚煲生产技术”等科研项目,并开发出700多种酒店用瓷器。“日用陶瓷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受限于公司生产能力,以前大订单却不敢接。”联盟理事长单位、福建省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宪宗表示。
日用陶瓷尤其是餐具类陶瓷都是按套销售。由于各企业在瓷土配方及陶瓷模具等方面不尽相同,容易使同类产品在白度、硬度及大小上产生差异。“比如在一套餐具中,就会出现这个碗大,那个碗小;这个碗是亮白色,那个碗是暗白色等情况。”曾宪宗说,“这样客户不满意,我们的信誉也受影响。”
联盟成立后,各会员企业可展开多方合作。首先是资源整合,各企业统一瓷土和模具生产,确保产品在白度、硬度及大小上统一;其次是技术互补,发挥各会员企业的一技之长,比如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补足其他企业发展短板;最后是分工协作,“有些会员企业擅长做碗,有些擅长做盘,在实际生产中便可发挥各自优势,协作生产,从而实现产品质量最优化。”福建省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颜真革说,“联盟成立后再大的订单都敢接,因为自己做不完可以邀请联盟成员一起做,实现利益共享。”
德化县科技局局长林耀心表示,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协作,联盟及其成员间的有效作为初步凸显,不仅可集各家优势整体推动行业技术升级,而且可有效减少区域产业集群的成本压力。无独有偶。2011年12月,集陶瓷旅游商品策划、创意、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福建旅游商品陶瓷研发中心也落户德化。目前该中心已经拥有星级酒店用瓷生产基地、光波能量瓷生产基地、色釉陶瓷生产基地、陶瓷酒瓶生产基地、茶具系列生产基地等多家协作基地。
“组建研发中心、企业抱团发展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必经途径。”德化县梅岭窑陶瓷厂一位负责人说,首先,在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上,可以集各家陶瓷企业之长,实现资源、技术和人才的共享,花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办最大的事;其次,在销售上,客户再也不用跑遍每个厂家去看产品,只需到研发中心便能看到每个厂家的所有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充分实现营销和客户的共享。
“两条腿”走出“寒冬”
“整体形势不太好”、“接不到什么大订单”……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多次听到陶瓷企业负责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德化陶瓷产业中,以低端节日消费品为主的西洋工艺瓷是大头,占比70%以上,而日用陶瓷和瓷雕则占30%左右。近年来,在欧债危机、生产成本攀升及反倾销等因素影响下,多数外销陶瓷企业经营困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寒冬”之下,陶瓷企业该如何抉择?是坐以待毙,还是另辟蹊径?
近日,作为德化陶瓷行业品牌的中国瓷都·德化古彩礼瓷青岛营销中心成立,将借助青岛的独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港口优势、文化优势,为德化陶瓷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而在福建省德化真泰尔陶瓷有限公司内,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布满整个展厅,它们将奔向国内众多星级酒店。诸如宏晟集团、龙鹏集团、铄阳礼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也纷纷立足实际,将目标瞄向国内市场。
“德化陶瓷业已经走到十字路口,一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目前国际形势低迷的情况下,陶瓷企业在充分保持原有国外市场的基础上,积极进军国内市场,尤其是大力发展日用陶瓷,实行“两条腿”走路,或许可走出“寒冬”,迎来新一轮发展春天。
泉州陶瓷产业“成绩单”
产值(2012年1月—11月):12.93亿元,比增21.2%。
商标数: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31件。
高级人才数: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6人、高级工艺美术师49人、工艺美术师408人,中高级人才总量居全省各县(市、区)首位。
来源:德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