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5 15:01:52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鉴于中国陶瓷出口近年来反复陷入反倾销的“轮回”,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拟向国家提出申请,取消陶瓷行业的出口退税,敦促陶瓷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升级转型的步伐。
日前,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的反倾销事件是一个教训、一个警示,也是行业反省的机会,行业如果不转型,陶瓷制造大国将不可能转变为强国。”
现状:陶瓷出口利润大幅削减
事实上,一直以来,陶瓷行业“规模大而利润低”的局面都让国家很着急。至今,我国的陶瓷行业也仍然只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定价者。
一组数据显示,受到全球经济“回暖”的影响,上半年陶瓷企业的出口总量同比2009年有了很大的提升,出口额增长了34.6%。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5年到2009年的四年间,中国陶瓷砖的出口额增长了137.58%,但出口产品的平均价格仅增长了45.82%。如果考虑到原材料、能源、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以及国家出口退税等因素,很难说出口企业的实际利润到底增长了多少。
陶瓷行业取消出口退税的影响
针对这些数字,陶瓷业内的资深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出口陶瓷的价格=优质陶土资源+制造能源+人工成本,陶瓷业的“中国制造”实际上走的是低廉的“贱卖国土”之路,换来的,则是日益贬值的外汇。不少出口企业的资金回笼依赖于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陶瓷业盲目追求大量出口的弊病已经非常明显。
思考:出口税若“撤退”会影响谁?
据记者了解,我国政府已决定从7月15日开始,取消针对钢材等六大类共计406种商品的出口退税,陶瓷协会让出口税“撤退”的设想并非是空穴来风。但是巧合的是,6月1日,国家财政部宣布,将陶瓷行业的出口退税额度从原本的9%上调到了13%。据悉,此举将使佛山陶瓷的出口利润增长4%。在产业升级转型的态度上,中央政府似乎并不愿对陶瓷业“操之过急”。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华耐立家马可波罗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胜告诉记者,在出口环境持续恶化的条件下,国家骤然取消对陶瓷出口的政策扶持,“一定会导致一些出口企业‘被打死’”,让更多的出口型企业无奈回到内销市场中来。然而内销市场早已是国内陶瓷行业的主要“战场”,这些企业的回归势必会对行业产生新一轮的搅动作用。
L&D陶瓷北京总经理王伟则向记者指出,国家取消陶瓷行业的出口退税,从长远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可能性也很大。在全球力行低碳、环保的时代,陶瓷业作为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势必要逐渐走上升级转型之路;事实上国家产业政策也正在逐渐介入陶瓷业。至于出口退税政策取消对行业的影响,他也认为此举会令内销市场的竞争更加“白热化”,但专注于品牌打造的大企业则不必过分担心。
东鹏陶瓷北京总经理杨凤华和广东博德瓷砖北京总经理张敏都向记者指出,近年来中国陶瓷业的水平已经逐步接近了国际水准,并且发展出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取消陶瓷的出口退税不会对国内的品牌企业产生大的影响;冠军瓷砖北京首席牟勇则坦言,冠军在环保方面一贯注重,在产业的节能转型中不存在太大的困难。台企长谷瓷砖北京总经理刘国海更指出:即使国家现在完全禁止出口,也不会对长谷瓷砖造成决定性伤害。
由此可见,在内销市场耕耘多年的品牌陶瓷企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出口税“撤退”首当其冲的是那些纯粹做出口、贴牌生产的低效能企业。“目前陶瓷业的营业额90%都来自内销市场,取消出口退税,只有10%左右的震荡会传到陶瓷业,而完全被打垮的企业可能仅是行业内的1%。”缪斌指出,取消出口退税的市场环境已经逐步形成。“现在将企业孤注一掷投在外贸上的陶瓷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了。”
前路:中国陶瓷行业何时能出现“百年老店”?
缪斌向记者指出,对于出口企业而言,现阶段“一定要研发高附加值产品,将有品牌的产品做出来”,坚决反对将中国好的原料做成低价产品,在得到了国家很多补贴和税收优惠后大量倾销到国外,“贱卖国土”的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据了解,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十年前曾经给行业做过一个中长期的预测:从行业特点来看,陶瓷行业基本属于“百分百商业资本竞争”的行业——国有资本已经退出,企业的竞争环境比较公平。同时,改革开放了30年,大部分农村地区还没有享受到现代化的陶瓷卫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初期阶段。按我国城市化进程每年1%的平均速度,陶瓷业至少还有20年高速发展的进程。
缪斌指出,企业应该树立长远的品牌建设眼光。“建议取消出口退税”只是行业协会针对陶瓷业的现状提出的建议解决方案,具体的实行措施还要看国家政府的态度和政策。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只要行业在不断进步,就意味着企业要不断的洗牌。每个时代都有一个独领风骚的企业,但也都是很快就退出市场了,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巅峰时期不会超过10年。”
中国“富不过三代”的现实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陶瓷业表现的很明显: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10年,绝大部分会被换下去,即使没有危机也要换,还很少有企业能适应整个市场的转变过程——当然,成功了,也就做成了“百年老店”。办企业必须有长远的目标和打算,必须是如履薄冰,长期坚持,这才是陶瓷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压箱秘笈。
来源:搜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