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4-08 20:59:35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中国驰名商标”实现零的突破;规模以上企业陆续投用进口自动喷墨机;新上生产线不准烧煤,必须使用天然气……新春之际,行走“东南新瓷都”闽清县,记者不时听闻振奋人心的消息。
2012年,闽清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8.9亿元,其中陶瓷产业63亿元,占据半壁江山,再加上带动的包装、物流、运输等产业,陶瓷产业可谓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而一系列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之举,必将为这个山区小县的“大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闽清是我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建筑陶瓷年产量4.2亿平方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20,电瓷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6。不过,相较于佛山等陶瓷重镇,闽清陶瓷长期以来“小而散”,在中低档徘徊。
在全国陶瓷总产量渐增,强者更强的格局中,闽清陶瓷何去何从?
当地依靠创新驱动,加速转型升级,以质带量,抢占市场制高点。
首先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瘦身强体”战略。近年来,按照“淘汰劣质、限制一般、鼓励优质”的原则,闽清大力推动陶瓷企业整合,上千家“小而散”企业被整合成428家,其中规上企业64家。
“强体”方面,则引导企业,特别是新上项目,转产仿古砖、抛光砖等高附加值产品。记者在龙头企业豪业陶瓷公司看到,他们生产的仿古砖琳琅满目,既有中式的“秦砖汉瓦”,也有欧式的“英伦风情”。“仿古砖年产量大约900万平方米,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前五位。”厂长张正荣介绍说。
提高附加值的另一个重要革新是工艺再造,在喷涂环节,将原有的人工喷涂升级为自动化喷墨打印。“只要事先把图案设计好,墨水调配好,就可以一次打印、一次成型,而在过去需要手工操作四五次才行。”盛利达陶瓷公司副总经理张延才说,有5条生产线,一条已上此设备,余下的也将升级改造。
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产品品质。记者在盛利达公司对比发现,自动化设备生产的抛光砖的平整度、光洁度明显优于手工喷涂的,因而,前者的价格比后者每平方米要贵1元左右。
在闽清陶瓷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面临环境污染的压力。如何实现加快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一直是绕不开的课题。
针对烧煤产生的污染,闽清积极引导、支持企业改用天然气。
为激励企业“煤改气”,从2009年开始,闽清县对使用天然气的陶瓷企业实行燃料补助,每立方米补助0.05元,2012年县里为此补贴了360万元。此外,当地还规定从2010年开始,新上项目必须使用天然气,否则不得上马。目前,闽清县已有近50家建陶及电瓷企业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
至于天然气短缺问题,可望在两三年内解决。海西天然气管网二期福州—闽清段正在建设,预计将于2014年底投产输气,届时将为闽清陶瓷企业提供充足的气源。
对攸关闽清陶瓷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部署也在进行中。目前,闽清已规划用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白金工业新城,引导陶瓷企业集聚发展。扩展营销,建设统一的陶瓷集散中心……这些努力,都是朝向闽清陶瓷人的梦想:到2015年,陶瓷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在国内市场占据更强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