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指标关乎健康
纵览近6年陶瓷砖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有一个不合格项目出现问题的次数极少,但一旦抽检不合格,就会极大刺激消费者神经。这就是关乎公众人身健康的产品安全指标,包括放射性、可溶性铅和镉含量。
2008年至2013年陶瓷砖国家监督抽查显示,共有6批次产品放射性指标不合格,近两年各有1批次。
国家建筑装修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胡礼乐撰文指出,陶瓷砖的主要生产原料包括天然矿物原料(如黏土、长石等)、化工原料(如氧化物、金属盐)、工业废渣原料(如煤矸石、粉煤灰等),其中部分原料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较高,放射出的α、β、γ等多种射线,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对此,国家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于2002年1月在全国强制实施,从2002年7月起,市场上停止销售不符合该国家标准的产品。上述标准于2010年加以修订,对建筑材料中放射性限量作了明确规定。另外,国家对瓷质砖的放射性实行强制认证制度(CCC),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销售,加强了对放射性危害的控制。
据专家介绍,陶瓷砖生产过程中有可能使用含铅釉料和含镉色料,砖中的铅和镉会对人体、环境造成危害。更可怕的是,镉在人体内有蓄积作用,潜伏期可长达30年。《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陶瓷砖》和《陶瓷砖》,都对产品中的铅和镉含量作了规定。
崭新的瓷砖,买回来后却碎了多块。不少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为此类事情窝心,而此种投诉纠纷也屡见不鲜。分析原因,除与过程运输有关外,产品质量本身的性能不达标是关键所在。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是体现陶瓷砖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装饰效果。近6年抽查的产品中,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不合格的各有78项次和44项次,综合来看,占不合格项目的比例超45%,导致陶瓷砖在使用中易造成断裂、破碎或缺楞少角等表面缺陷。胡礼乐认为,严格控制坯料成分、颗粒配比、成型水分,严格保证成型压力和烧成温度,是提高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性能的有效措施。
轻薄化将成趋势
谈及陶瓷砖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协会及企业人士均不约而同地认为,产品轻薄化必将成为行业发展一大趋势。
在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下,建筑陶瓷行业发展必须转型,从高耗能行业转向低能耗行业,方向是实现陶瓷砖产品的薄型化和卫生陶瓷产品的减量化,目前率先启动工作的便是陶瓷砖的薄型化。
2013年3月,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秘书长缪斌在2013年陶瓷行业发展论坛上表示,围绕节能减排这一行业发展核心,将通过标准修订,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薄砖,预计将于2015年在全行业内实现瓷砖减薄。
2013年9月1日,《薄型陶瓷砖》行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这对行业和企业来说释放了一个信号,将改变目前瓷砖减薄在行业“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建陶行业资深专家尹虹博士表示,薄板、薄砖产品仍处在开始阶段,很多企业将其定位为奢侈品,而非大众产品,尤其是以600毫米×900毫米和600毫米×1200毫米的薄板为代表,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从未低于100元/块。但是,在整个行业内推广薄板和薄砖将成为发展趋势。同时,尽管薄板在国内已有近10年的历史,但是目前国内只有不到20家公司在生产这种产品,且大部分都集中在佛山。所以,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价格降下来,让其成为大众化产品,才能够实现大规模的推广。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陶瓷砖产品调整来讲,2014年将是个关键期,可以预见的是,未来3至5年内,行业将完成转型,薄型砖将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