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解析:中国陶瓷产业历经“生长痛”

发布时间:2010-07-27 13:21:49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近日,陶城石湾内最热的话题当属欧盟反对华陶瓷反倾销诉讼。城内各大陶瓷专业报张无不竞相报道,专家点评、应对策略分析、行业发展建议等众多观点鲜明,论据充足的文章纷纷见诸报端。

    你们公司出现在应诉名单了吗?你们的对外出口受到怎样的影响?……

    类似以上的问题亦逐渐被陶瓷从业人员口耳相传,在行业聚会上其出现频率不断升高。仲夏七月,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这行业大事把行业眼光都聚集到一起,佛山陶瓷行业注定要度过一个焦躁难耐的官非之争。在此相比之下,室外40℃的高温天气也变得相见形拙。

    笔者愚见,在行业躁动之时,或者我们更需要一份清醒,更需要一份冷静。无可否认,反倾销条例是WTO各参与国首肯承认的公立条例,既然欧盟有足够证据起诉我国陶瓷产业,或者我们也应该更多的审视本国陶瓷行业的得失,从根本上着手提升中国陶瓷产业的整体综合实力。

    面对反倾销诉讼,摆在中国陶瓷产业面前的直接结果有二,或胜,或败。但是细细想来,无论此次官司胜败如何,摆在中国陶瓷前面的答案其实就只有一个:如何有效塑造陶瓷文化品牌,改变陶瓷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过渡。

    逃不出的中国式产业发展规律

    莫非真应验了“世界工厂”这个魔咒?细数国内多个产业都曾经历过反倾销诉讼,中国在这多个产业内都是无冕的产量霸主。以家用白色家电为例,顺德制造占据了世界家电产量的半壁江山,世界上每十个微波炉就有七个产自中国;再到如今我们所谈的陶瓷产品,中国瓷占世界产量的近一半,每两块瓷砖就有一块产自中国。不同行业间的发展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国产业发展都不约而同地迈上以“量”冲击并逐步占领世界市场的发展策略。从众多的市场行为分析而得,中国企业在产业价值体系的构筑上大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推进策略,即由产量、价格为先导奠定产业整体优势进而再塑造品牌文化,其做法与现行欧美众多企业自上而下的市场策略是一对相互逆转的运作模式。凭心而论,两种操作方式发挥得当各有优势,但如若放在社会、放在全球大背景下,则后者更切合社会持续发展之需。

    中国企业挤压对手生存空间的杀手锏是“价格战”,而欧美企业却擅长“品牌战”、“技术战”。以“微软”、“苹果”这两个最为成功的美国企业为例,“微软”所采用的是技术壁垒策略,在操作系统领域树立众多另对手望而却步的行业技术壁垒,而“苹果”却张显特立异行的文化定位。两大品牌企业都通过自上而下的经营策略以技术及品牌文化为先导,同样赢得了全球众多用户的欢迎,且得到了不俗的品牌及行业美誉度。

    当然,无论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的产业发展策略都有其必经的成长阶段。凡历经成长就得忍受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责难,在医学上我们将生物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要承受的痛楚称作“生长痛”。同理,该概念也可以借用到我们如今探讨的中国陶瓷产业发展当中。

来源:搜狐家居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