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陶企全面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优化发展

发布时间:2014-11-11 15:46:47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2014年全国陶瓷砖产能及产区发展大型实地调研活动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夹江产区现拥有83家陶瓷生产企业,建成生产线136条,是四川省乃至整个西部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据了解,陶瓷产业现已成为夹江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沉淀,夹江产区已形成以生产、销售、展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陶瓷生产基地。

有夹江当地业内人士认为,夹江陶瓷产业能有如今的发展规模与成就,主要得益于以前人力资源丰富、燃料成本低、区位优势明显等三大优势。但时过境迁,曾经的某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一些劣势困扰着夹江陶瓷的发展。整合产区的内外部优势资源,成为夹江产区及陶企的重中之重。

陶企全面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产业优化发展

地理区位与交通物流:占据西部开发重要区位,物流运输限制市场辐射

夹江县的地理区位优势独特。该县西傍峨眉山,南临乐山,北接眉山,距省会成都仅126公里,扼成昆铁路之咽喉,据成乐高速公路之要塞,得青衣江水道之便利,是乐山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乐山市委、市政府将夹江县、乐山市中区、峨眉山市确定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金三角”地区。

夹江县交通便利,省道成(都)乐(山)高速公路、成乐公路、自(贡)雅(安)路均穿境而过,而县级公路、乡村公路更是四通八达,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19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成(都)昆(明)铁路在夹江境内设有乐山、马村、吴场三个站,其中乐山站成为夹江、沐川、洪雅等县客货出入枢纽。夹江县距乐山水运码头仅30公里,借岷江水道可直达重庆、上海。

与其它大型产区相比,夹江产区在物流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上处于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品的销售辐射范围。华东、华南、山东等地区靠近沿海口岸,在物流运输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夹江地处我国内部腹地,远离出口口岸,瓷砖产品的运输距离成本高,运输时间长,这是夹江陶瓷局限于西南地区市场的重要原因。

目前夹江陶瓷产区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是以汽运和铁路运输为主。园区道路一期工程是夹江经济开发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主干道和一号线两条重要通道,这两条道路构成园区道路“一纵两横”的主骨架,为夹江陶瓷产区的物流运输带来便利。

夹江陶瓷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下,夹江陶瓷产区以汽运和铁路运输为主脉络、连通物流中心的物流体系正在逐渐成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流通作用。下一阶段,夹江陶瓷产区将形成以汽运和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为主脉络的物流体系,这将助推泛夹江陶瓷产品加快辐射云、贵、川以外的市场步伐。

原材料与产业配套:陶瓷生产原材料缺乏,产业配套有待提升

近年来,夹江以及周边陶瓷生产所需的原料资源越来越紧缺,而新建的陶瓷生产线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以至于如今夹江产区原材料价格飞涨,瓷砖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生存空间不断压缩。

据了解,此前夹江以及周边陶瓷企业生产所需的陶瓷白泥原料大部分来自于界牌和洪雅等地,但是由于常年的开采,产量不断降低。色釉料和墨水等生产原料则基本上从广东、山东等外地产区购进。夹江陶瓷产区对原材料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企业欲加大对周边地区陶瓷原料资源的开发力度。

宜宾珙县或将成为夹江陶瓷未来开发的重点。据报道,珙县陶瓷(原料)富矿储量达3亿吨,以珙县为中心方圆几百平方公里的丘陵地带有国内罕见的高品位和品种齐全的优质陶瓷原料。

夹江及周边蕴藏着丰富的生产陶瓷红坯所需的页岩资源,如果夹江的页岩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将成为夹江陶瓷生产的一大特有优势。夹江政府有关“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些文件中也多次提及要大力发展陶瓷红坯。但坚持红坯瓷砖生产的只有远大瓷业、真诚陶瓷等寥寥数家企业,夹江产区的红坯资源开发空间巨大,也任重而道远。

除原料资源短缺外,能源不足也成为夹江产区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据了解,以前颇有优势的天然气近年也开始出现供应缺口,给企业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配套产业与陶瓷产业关系密切,原料化工、机械设备、物流运输、能源水电等配套企业和系统服务的完善,是进一步提升陶瓷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虽然近几年夹江陶瓷产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经有所改善,但要支撑夹江产区的健康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近几年夹江陶瓷产区的原料化工、机械设备、物流运输、能源水电等配套企业和系统服务的建设有所提升,但要支撑夹江产区的健康长远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值得注意的是,夹江产区现有的化工和机械设备等配套企业几乎全都是外地进驻的,今后夹江陶瓷产区的进步还需培育更多本土的相关配套企业。

劳动力与人才: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高端人才匮乏

在劳动力密集的陶瓷行业人力缺乏和人才频繁流动是常见的现象。相比于东部地区,地处内地的夹江产区前些年在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夹江产区从事一线生产的普工频现“用工荒”的现象,尽管一线工人的薪资有了一定上涨,但仍然“招工难”,这凸显夹江产区在劳动力资源方面的优势逐渐消失。

据了解,由于夹江及周边产区的陶瓷生产企业较为分散,夹江陶瓷行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夹江地区的生产工人容易被丹棱、沙湾、洪雅等周边陶瓷企业挖走,从而导致夹江产区内的陶瓷企业面临“用工荒”的窘境。据悉,夹江陶瓷产区最辉煌时期,陶瓷从业人员超6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1/6。

为了增强员工的稳定性,越来越多的夹江陶瓷企业除了提高薪酬外,还通过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来留住员工,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此外,随着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以及用工出现缺口,不少企业开始通过机械自动化设备来弥补某些岗位招工难题。

高端人才难招成为整个夹江产区招工荒的“焦点”。随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进步,夹江陶瓷企业家逐渐认识到高技术生产研发人才和产品开发设计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夹江产区的特殊性,对人才的保护意识不够,人才容易流失,如今高端人才缺失已成夹江陶企的发展瓶颈。

一位当地的陶企老板坦言,夹江产区的人才储备不足严重制约着夹江陶瓷的发展和提升,其中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生产技术人才、产品设计和研发人才以及销售精英尤其急需引进和培养。企业应该把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把外部引进的人才留住,同时抓紧内部培养。

夹江产区的政府和企业越来越注重人才培养,也在整合内外部的优势资源,努力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据了解,在政府和陶瓷协会的推动下,亿都·国贸城正与咸阳陶瓷研究院合作共建西部瓷都学院,学院将有规划开设陶瓷领域较为高端的专业,为夹江产区的高端陶瓷行业人才引进和培育搭建平台。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