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福建人卖砖”有啥秘密?原来在这五句话里

发布时间:2015-07-09 16:28:55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你应该听过“广东人做砖,福建人卖砖”,但你是否知道,为什么福建人卖砖能够卖得风生水起(传闻控制全国建陶市场60%以上的销售份额)?有人把闽商这一群体形容为“可怕的福建人”(其实是赞扬吧),福建人有多“可怕”?想知道答案,你不能不知道十分重要的五句话(福建的经销商看完同意的点赞,不同意的留言来辩!)

“不当老板不算猛男”

都说福建人很会做生意,敢拼敢闯是出了名的,有句话叫“不当老板不算猛男”(跟“宁愿睡地板,也要做老板”的温州人有得一拼),较新颖的说法是“宁当创业狼,不做打工狗”。没有人统计过在这个地球上有多少当老板的福建人,但综合各行各业的印象(同乡同学同事同行同城N种渠道口口传播),数量应该不少,据说集中在茶叶、布料、辅料、服装、鞋帽、水暖器材、建材、石雕、玉器等领域,于是就有人很硬气地宣称:
“各省人在上海都有,别的省份都是打工为主,而福建人百分百是老板。”(牛逼吹大了吧)
“中国的服装、鞋子、糖果等轻工业基本上都是福建老板的……”(运动牌子能数一长串)
“内地尤其是华中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商六成来自福建。”(房子都卖出去了吗)
“中国民营医院的老板,80%都是福建人。”(这个名声好像不大好)
虽然感觉上面夸大其词,但福建人热衷当老板却是国民公认的事实。就拿陶瓷行业来说,你到当地大型的瓷砖批发市场转转,到处都能看到福建商人的身影。
【解密】做老板首先要有胆识,一心做老板,爱拼才会赢。很多人有福建人当老板卖砖的雄心,却学不来福建人敢打敢拼的意志和韧劲(要知道人家也是吃了不少苦的)。借马云的话说,就是上山打野猪的时候,会连续向冲过来的野猪开枪,子弹打完了把枪一扔,从腰上拔出柴刀和野猪拼命的那种老板。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闽商”

《福布斯》2015华人富豪榜前100位,闽籍富豪有13位。其中在菲律宾的施至成以142亿美元资产排第10位,菲律宾的吴奕辉、吴聪满、陈永栽、郑少坚,新加坡的黄志祥黄志达兄弟、黄祖耀,印尼的黄惠忠、黄惠祥,马来西亚的郭令灿、李深静,以及在国内的许荣茂和黄如论等,资产都在31亿美元以上。
福建商人确实是名声在外,卖瓷砖的全国各地都有。难怪有些福建人这么调侃自己,“福建本地人比在外地的福建人差多了”。
这种好闯天下的开放特征,福建人称为“飘”(猛的可以漂洋过海,比文艺青年到帝都寻梦那种“北漂”的勇气大多了),据说最早是逼出来的。什么年代开始没考究,话说有一大批踌躇满志的苦逼青年,面对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艰苦环境,想改变生存现状,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包括东南亚)做苦工,做生意,然后落地生根(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先“飘”带动后“飘”,于是越来越多的福建人“飘”到世界各地)。
【解密】世界那么大,你以为福建人只是想出去看看?做老板光有胆识还不够,视野和眼界也不可缺。要学学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们,“开眼看世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总在窝里横实在没什么好吹的。

“下雨的时候,带两把雨伞”

在商业界有这么一个流传甚广的小典故:下雨的时候,闽南人都会带着两把雨伞,一把自己用,一把拿来卖。

看到没?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福建人。换句话说,在福建人的眼里,商机无处不在(当你还在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时候,人家已经洞穿市场发现了商机。“就算一张厕纸,都有它的用途。”)
还有一个更牛的说法,讲福建人善于投资生财的意识深入民心:在福建,一个村的人会投资一个人去外地开公司,公司赚了钱还给这些村民利息,直到把所有本息都还清,这个公司就属于这个人,然后这个村子就开始寻找其他目标(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解密】商机面前人人平等,但商机却不会坐等每一个人。信息化时代,与其抱怨人家抢先一步,不如反省自己为何不能快人一步。

“广东人做砖,福建人卖砖”


陶瓷行业早期没有经销商的概念。在陶瓷行业终端扎根并在大家心目中建立“××人卖砖”的优势,福建人是怎么做到的(把同样做生意了得的温州人都比下去了)?
福建很早就有建陶生产企业,并且曾经是我国最大的外墙砖生产基地(“祖上也是阔过的”)。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建陶产业急剧扩张,福建(以泉州为代表)与广东、山东成为国内三大建陶产区。福建产区培养了大批陶瓷人,并且也从未停止过追赶广东(佛山)人做砖的脚步,有些品质、款式已接近佛山瓷砖,但价格仍相对低。为了能卖个好价钱,他们或贴牌产地佛山,或顺应潮流到佛山建展厅,提升品牌拉动销售(没办法,谁让行业内外都认为佛山砖更靠谱,并且客户更喜欢来这里下单)。当察觉瓷砖的生产利润逐渐往下走、经销模式逐渐盛行的时候,精明的福建人迅速将眼光转移至终端,到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场开创新天地。
即使是业务员的心态,福建人也不一般。瓷砖终端销售越来越多人做的时候,有些业务员谋“转行”,而福建人却大多谋“转型”(据说在重庆市场上,就有很多陶瓷老板曾经是业务员,从业务员转型做经销商的很多,尤其是做陶瓷生意的福建商人)。
【解密】从追赶做砖到扎根终端,从借力佛山的品牌到渗透卖场的平台,从卖“自己”的砖到卖“好”砖,福建人关键是懂得变通,“顺势而为”。

要“会过日子”,“不砍价不正常”

据说,福建人民普遍有强烈的经济意识,懂得精打细算。在他们的生活中,砍价是常态,是“会过日子”的表现。

北方的大老爷们可能比较豪爽,买东西不喜欢砍价,但如果你去福建买东西,特别是在私营摊点买,“不砍价简直是不正常的”。对于不懂(或不喜欢、不习惯)砍价的顾客,福建商人会调侃着说:“傻得可爱。不过娶老婆可不能娶这样的,嫁丈夫也不能嫁这样的,不会过日子嘛。”
【解密】列位看官可别急着笑话人家算盘打得精。初创业的老板想必深有体会。譬如当市场上一块瓷片只能卖到4、5块钱的时候,供应商报价4块,经销商砍不砍价?毕竟是靠差价吃饭的,能挣1分是1分(无利可图?不如回家种红薯)。

总而言之,如果你想学“福建人卖砖”,那么不妨去练好这五项基本功:当老板的拼劲胆识、飘出去的开放视野、对商机的敏锐嗅觉、对终端的适应变通,对经营的精打细算。另外,最好懂点“茶经”,利于跟客户沟通、打交道(福建多好茶,福建人也好茶。据说泉州的老板就喜欢把生意谈判放到茶馆)。
可惜我没法好好研究福建人的语言文化,不然应该能听到更多“福建人卖砖”的秘密(能把Hu念成Fu,把“互”联网念成“富”连网的,能不富吗)。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