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10 17:56:30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陶瓷薄板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将近17个年头,直到现在,它仍然被陶企不断地摸索和研究。不是因为造价贵或者市场差,而是因为其生产工艺需要极强的专业性,仅是这一点,很多陶企都望尘莫及。
看点:薄板的国内外发展历程;薄板的市场优势;薄板的生产问题。
薄板是瓷砖行业的划时代产物。在陶瓷行业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大多数产品研发和创新都只是做表层釉面的优化,让其纹理更细腻、逼真且具有个性化;相比之下,只有陶瓷薄板是对砖体本身进行了创新,所以,今天的大板和薄板热度一直很高。
今年是中国推出陶瓷薄板的第十年。作为最早推出的创新产品,这在十年之间,陶瓷薄板是如何在陶市之中诞生的,在发展中又有哪些优势与弱势呢?
陶瓷薄板的国外发展史
日本早期的资源较为匮乏,在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东丽株式会社最早提出关于陶瓷薄板的概念——即“一种大而薄的陶瓷砖”。这种产品的设计理念要求厚度达到3~6mm,而普通瓷砖的厚度为10~12mm,无论从原料用量还是能源消耗上都将大幅度减少。
这符合日本人对产品的创新理念,轻、简、薄。不过,在日本提出这个概念后,多年以来一直停留在理论上,并没有落实到实质性的生产和应用中。最终生产出陶瓷薄板的却并不是日本人。
直到2000年,以西班牙SYSTEM和意大利LAMINA为首的陶瓷企业才开始正式进行陶瓷薄型、轻量化的研发和生产探索。2004年,西班牙企业正式生产出第一块陶瓷薄板,率先在世界范围推出了商品化的陶瓷薄板。这标志着陶瓷薄板产品开发成功。
随后不久,KERTILE、LEA、REX、SALONI等10多个国外品牌纷纷以各种形式加入了陶瓷薄板的行列,并且不断优化产品和厚度,甚至有企业推出了只有3mm厚度的陶瓷薄板,据说能够替代墙纸。
到了2007年,欧洲70%以上的陶瓷品牌都拥有薄板产品。同时,薄型化、轻量化的陶瓷板在海外也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特别是在国外市场建筑二次装修中,陶瓷薄板的应用非常普遍,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基础以及销售规模。
陶瓷薄板的国内推动史
我国陶瓷行业研发和生产陶瓷薄板的意识几乎与世界同步,行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家常有关于陶瓷薄板的沟通交流。
真正引起行业关注,并有公开记录的是2004年。
是年3月11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大规格超薄建筑陶瓷砖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专家论证会在佛山南庄成功举行。这标志着我国陶瓷薄板项目研发顺利启动。
当时,专家论证的大规格超薄砖规格为1000mm×3000mm,厚度只有3mm。放到今天来看,这么大规格和这么薄的产品,都属世界领先。
事实上,在此之前,山东淄博就有企业生产850mm×3000mm规格,厚度为4到6mm的薄型瓷板,其技术路线是采用可塑泥团辊压成可塑泥片,经干燥烧制而成。只是由于辊子压制的可塑泥片尺寸大、干燥收缩大、应力大,十分容易产生变形与开裂,一直未能形成正常的生产。同时,也未查到有关可塑法制备大规格超薄建筑瓷砖的技术专利。
从中可以看出,早在2002年左右中国陶瓷行业就有薄型瓷砖的生产探索,只是没有像欧洲那样实现正常的工业化生产。
再回到那场论证会。翌日,《南方日报》报道称:这种超薄砖如果能顺利通过中试的话,两年后将会大规模生产,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室内外的墙面与各类桌面、橱柜面板的装饰,部分取代目前各类压木板、夹板、云石板、花岗石板、石膏板、不锈钢板等建筑装饰材料。生产超薄砖省60%原料,与市场上现有的墙地砖相比,其重量只有现行墙地砖的1/4,可解决在建筑装饰中减轻载荷的一大难题。
报道显示,该项目组负责人为当时的国家日用陶瓷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教授周健儿。他说项目虽然难度很大,但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四五月份就可以看到雏形,并在两年内形成工艺生产线,届时,新型超薄砖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和进入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报道中提到的专家有华夏建筑陶瓷研究开发中心博士、总工程师况学成,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冯长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令可;报道称新明珠陶瓷、东鹏陶瓷等集团企业对这种大规格超薄陶瓷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明确表示“将超薄砖作为试点产品加以研制开发”。
而今天,陶瓷行业公认的陶瓷薄板项目的发起人和直接推动者是已逝的华南理工大教授陈凡,其在2005-2015年生命最后的十年中,为陶瓷薄板项目推动可谓鞠躬尽瘁;研制开发出陶瓷薄板的则是蒙娜丽莎集团。
历史总是这么吊诡和意味深长!
薄板市场已万事俱备
政府支持:陶瓷行业是一个很受大环境影响的行业,民间资本涌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都是靠市场行为。产品创新和设备改进都是企业在追求效益中进行的自我进化。但是大规格超薄瓷砖却不一样,它不受市场的影响,因为有政府在背后撑腰。国家科技部专门针对薄板进行了立项,对其十分重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家科技部将会制定相应的薄板标准,比如薄板的厚度标准和规格标准等,逐渐引导企业淘汰无序的生产环境。
节能降耗:按论证会上的说法,生产超薄砖使用的原料可以减少到60%以上,能源消耗可以节约到40%以上;大大减少对非金属矿的开采,既保护了资源,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因为薄板的砖体轻薄,传热速度快且均匀,所以烧纸周期和温度都可以降低并缩短,使烧纸过程中挥发的有害物质下降约20%-30。节能降耗省下的是企业的制造成本,提高的是企业的社会效益。
技术力量:景德镇陶瓷学院副教授况学成表示,薄板将从原料制备、成形、烧成、装饰、清洁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形成具有知识产权的大规格超薄砖。有信心解决不变形、不开裂、不渗水等技术难题。从多方论证中可以看出,薄板的生产技术将愈发完善和优化。
应用多样化:因产品薄,尺寸大,超薄砖可以适应各类装修的需求,既可以整体应用,又可以切割使用。因质地轻薄,大大节约了运输费用,显示出很高的综合效益。特别是传统的陶瓷砖在其使用寿命里所耗厚度不足1mm,剩下的部分随建筑寿命到期后全部成为建筑垃圾。理论上,将瓷砖减薄是非常正确的方向。
专利保护:专家认为,超薄砖采用多种新颖的装饰工艺与技术,研发与研制的技术从原料制备一直到产品的后加工,均通过攻关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成果,可以通过法律形式加以保护,确保该项技术的先进性而不被侵权或被仿制。
生产艰难无人承担
从各个方向看,陶瓷薄板似乎已经万事俱备,只欠生产了。
薄板是一个好产品,于企业、于社会都有利,可是为什么多数企业都迟迟没有动作,甚至连新明珠和东鹏也没有抓住机会去研发生产,最终只有蒙娜丽莎完成了研发:2006年5月,科达机电第一台MODULO 6800薄板压机在蒙娜丽莎投入使用,成功生产出800mm × 1800mm × 5mm的大规格陶瓷薄板。
分析个中原由,不能排除以下三个薄板的痛点。
资金问题:生产这种具有创新性的产品,要投入巨大资金反复进行技术探索和生产实验。从实验室到大工业生产,原材料、技术问题、生产设备研发,这些都是巨额的资金投入。行业里私下传闻,蒙娜丽莎在薄板上投入的研发资金逾亿元,数据应该不虚。
市场推广:瓷砖减薄后,如何让消费者放弃原来的消费习惯是个难题。大众买砖的观念还处于“识货不识货,冲着厚的摸”,认为厚的才是好的。很多企业还将厚作为卖点向消费者宣传。这时最早推出陶瓷薄板的企业就要将承担教育市场的责任。行业内人士曾表示,研发生产方面投入能估算,而教育市场的成本难以估算,那是个无底洞。这些年来事实也已经证明这种说法。
企业收益:陶瓷行业是个知识产权保护难以保护的行业,当有一个企业斥巨资打开陶瓷薄板市场后,众多企业会迅速进入分抢收益。在蒙娜丽莎与科达机电合作生产出了大规格陶瓷薄板后,行业内人们都私下讨论:陶瓷薄板研发出来了,如果产品推广不出来,受损的是这家企业。如果产品推广出来了,肯定就会有企业马上来抢这块肥肉;设备是科达提供的,作为设备商,多卖设备赚钱才是硬道理,什么专利技术,不存在的。
企业的算盘都打得响,想要一个“孩子”,却不愿意承受痛苦去“生孩子”,也不愿意花钱和花精力去养“孩子”。反而是伺机守候,等着拿别人家的“孩子”。
确实,薄板的研发和生产会有很大的投入风险,面对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多数企业只能坐以观望。如果蒙娜丽莎不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将会有其它企业进行生产,不仅是利益权衡之下的决定,也是为了优化中国陶瓷市场环境,跟随国际市场的发展所要完成的行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