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14 15:09:48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陈仁海,享誉世界的陶瓷艺术大师,2017年,他的作品被选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礼用瓷和国宴用瓷。说到金砖国礼,陈仁海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功,是德化白瓷的成功,是德化瓷艺家集体的成功。”
陈仁海享有的殊荣不胜枚举。他的作品《人和寿长》《今天是个好日子》《富贵临门》《千手观音》在新中国六十华诞之际,作为国宾礼品赠与萨马兰奇、金正日、柬埔寨国王以及俄罗斯总统;2008年《梦回大唐》系列荣获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全球唯一最佳创意作品奖;2009年《元首杯》作为国礼赠送173个国家元首、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政务活动用瓷;2010年《世博和鼎》被确定为上海世博会5.6亿元镇馆之宝,《和泽四海》等被选为联合国馆、中国馆、福建馆贵宾厅养生瓷。以上三项记录被陶瓷界誉为“08&S226;09&S226;10”工程,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瓷器的国际影响力。
记者走近这位陶瓷艺术大师时,被他的谦逊和蔼所打动,“本来我以为能入选一件(国礼)就不错了,没想到入选了这么多”,陈仁海风趣地说。
国礼大师陈仁海在雕刻作品
“中国白”是无价之宝
德化白瓷早在宋元时期就通过泉州港输出海外,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因洁白如玉、温润如脂而被称为“中国白”。从此,“中国白”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名扬天下。
陈仁海是土生土长的福建德化人,从小就热爱当地历史悠久的陶瓷文化,他经常到古瓷窑址游玩,喜欢听烧制工匠们讲述德化瓷的故事。
而陈仁海真正与白瓷结合在一起,则缘起于著名书画家启功的提点,启老对他说:“德化有那么优秀的中国白瓷雕,你为什么不介入呢?”陈仁海这才突然意识到,凭着德化陶瓷文化多年的熏陶和他在书画领域的积淀,一定能够创作出富有特色的作品。
此后,陈仁海便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尝试和摸索。“‘中国白’是泥与火的艺术,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从配方、和泥、捏胎、造型、制坯、修坯到煅烧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求创作者具备追求完美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陈仁海介绍说。
经过潜心研究和大胆探索,陈仁海的“中国白”烧制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由他制作的“中国白”,可以说件件都是价值不菲的艺术精品。尤其是《世博和鼎》创作成功后,一些境外的投资家、收藏家向陈仁海表达了购买这件艺术品的意向,最高开价达8000万元人民币,但陈仁海坚决回绝道:“这件作品是德化窑从古至今体量最大、做工最精的千年一宝,它只能属于国家。”
陈仁海向记者展示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国宴用瓷底部的二维码
苦心钻研 以“中国白”记录时代
陈仁海为自己的工作室命名为“辛默楼”,寓意辛辛苦苦,默默奉献。在他的创作室里,摆放着用来警示自己的陶瓷碎片。陈仁海告诉记者:“其实陶瓷艺人最不愿意做的就是亲手摔碎自己的作品,摔的那一刹那,感觉心也一起碎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留下最最完美的艺术品,稍微有瑕疵、有缺憾的,坚决毁掉”。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仁海终于成为“中国白”烧制工艺的大师。
此外,陈仁海在创作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紧跟时代步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在谈到《世博和鼎》的构思时,陈仁海表示,历史上中国盛大的节日都要铸鼎,以前用的是铜、铁等金属,而他想用瓷器做一个鼎来庆祝上海世博会,而中国文化符号的核心就是“和”,所以取名“和鼎”,整个鼎也体现了万物相融、众生和谐的“太和”境界。
每一件“国礼”的诞生无不久经淬炼,陈仁海回忆起自己参与“金砖”厦门峰会国礼征集的过程,他说:“首先要提交设计图纸,会务组筛选掉一批,入围的参与者对设计稿‘提升’,也就是修改、重做,再请专家组提出意见,然后对设计稿进行第二次‘提升’,经过第二轮筛选,开始进入制造过程。毕竟陶瓷是火的艺术,图纸再好,最终还是要看成品,按照图纸样式制作出样品后,再经过第三轮筛选,之后上报到省级、国家级别。可以说,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
结合时代、与时俱进是陈仁海作品最大的特点。陈仁海拿起一个金砖国宴瓷盘向记者展示说:“你看我的每个作品上都有二维码,用手机扫一下,就能看到这个作品的详细介绍,我觉得二维码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产物,可别小看这个二维码,它等于为这个瓷器注明了生产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