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7-31 08:58:02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不断创新增强了德化陶瓷的市场竞争力
走进德化,瓷都气息扑面而来——瓷产品广告牌随处可见,专营陶瓷的店铺、瓷器生产企业比比皆是……德化总人口30万,陶瓷业从业人员超过11万人,2007年全县陶瓷产值58.81亿元,增长25.0%,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贡献了当地40%以上的税收。今年1月至6月,全县陶瓷产值达33.81亿元,同比增长23.5%。
产值30年增长500多倍
而在1978年,德化仅有数十家陶瓷企业,陶瓷产值才1268万元。
30年间,德化陶瓷产业经济总量增长500多倍,如此增幅,居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之首,被业界称为“德化速度”。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曾与德化并称“中国三大古瓷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的“中国瓷都”大角逐中,德化陶瓷业的产量、规模、外向度、可持续发展等11个指标都力拔头筹,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获得“中国瓷都”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德化县委、县政府确立具有资源优势的陶瓷业为全县重点支柱产业,努力营造环境,大力扶持,积极引导,使传统的行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瓷都旧貌换新颜。1983年,德化出现了首家群众集资开办的陶瓷厂1986年,又出现了首家私营陶瓷研究所从1990年起,德化县鼓励群众办厂,先后确定了数个陶瓷工业区,统一征地,并给足优惠政策,使群众办厂积极性高涨。同时,利用个私企业的灵活机制,重振“民窑”雄风,有计划、有步骤地将陶瓷企业引向多元化。一方面保护以家庭作坊式创作传统瓷雕作品,一方面引导个私企业大规模发展西洋工艺瓷、日用陶瓷,让陶瓷生产百花齐放。
目前,德化陶瓷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是景德镇的四倍和十倍,更是醴陵的十多倍。
每年两万新产品上市
德化第五瓷厂总经理温克仁在当地被称为“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1985年,温克仁到欧洲考察市场,发现工艺陶瓷在欧美很受宠,就把西洋工艺瓷样品带回来。这让德化人大开眼界,从此把眼光投向国外,去年全县西洋工艺瓷出口交货值达到50多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基地。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德化陶瓷业新一代企业经营者创新意识更强,企业用人机制更活。佳美集团公司用皇冠小轿车、房子来奖励科技人员,每年还拨出100多万元奖励产品创新能手。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优才优酬,优秀人才年薪10多万元,激发全体员工创新创优热情,冠福也因此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耐热陶瓷生产企业。
为了满足市场“求新、求变、求异、求环保”的需求,德化县积极引导企业走“科技兴瓷”之路。在烧成技术方面,德化在国内率先进行窑炉改造,先后研发了以电、天然液化气、微波为能源的窑炉技术,结束了以柴烧瓷的历史,提高了产品烧成率和环保水平。在产品创新方面,每年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开发生产新产品2万多个,拥有专利的陶瓷产品3000多件,得到版权登记的有5000多件。
力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去年,德化县出口陶瓷27506批、货值2.7272亿美元,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二位,仅次于广东潮州市,约占全国陶瓷出口总值的13%%。
一直以来,德化80%%的陶瓷产品销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巩固国外市场的同时,德化县更加重视引导陶瓷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国内市场,每年组织一批企业到国内大城市举办德化陶瓷展洽会,县里也组织办展,德化陶瓷迅速拓展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年年攀升。2004年,徐少东成功开发出“富贵红”高温红釉陶瓷,产品在国内供不应求,去年在国内市场销售约150万元,今年1月至6月,其在国内的销售额已超过300万元。
近年来,德化在打造“中国瓷都·德化”品牌的同时,相继出台扶持扩大出口、人才引进、争创品牌、招商引资、高档日用瓷生产、瓷土泥料加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陶瓷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陶瓷业的带动下,自1996年以来,瓷都德化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经济综合实力由1995年全省各县(市)第38位跃居现在的第13位,走在山区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