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陶瓷产业如何直面低碳经济时代

发布时间:2009-12-22 14:15:38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日益突显,近期一部好莱坞灾难片《2012》把人类遭大自然报复的末日图象呈现得淋漓尽致。

  举世瞩目的全球气候大会于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会议主题是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正如人们的预期:会议果然成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角力场。媒体普遍预计不到会期最后一刻难有结果,悲观者甚至已经判断本次大会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在气候大会召开前,为营造气氛,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但中方的承诺似乎并未得到西方阵营的认可,中国代表团在哥本哈根遭到了近年来非常罕见的外交挑战。先是三位高官连续三次被拒入会场,接着大会主席被替换为亲美派。之后,代表发达国家立场的东道国案文又违反程序突从天降,逼得中方代表几度拍案而起,一改过往面对媒体的低调立场。针对发达国家的压力,高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承担减排责任原则。

  “美国及发达国家先走进咖啡厅喝了十杯咖啡,发展中国家后来进去喝了一杯咖啡,美国对所有的人说:不管喝多喝少,我们一起埋单。”这位网友的留言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几十年前可怕的欧美强权时代。老百姓甚至开始担忧起“低碳战争”迟早要到来。

  欧美国家发展了200多年,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发布的数据,2007年中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4.6吨,美国人均排放二氧化碳19.1吨,中国人均碳排放仅约为美国的五分之一。但美国却执意要“捆绑”中国一起减排。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一箭双雕”:既达到了不算历史旧帐,只考虑当下共同减排的目的,同时又借机限制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这看上去怎么也有点“不许百姓点灯”的“强盗逻辑”的味道。

  发展中国家似乎只能恨自己发展慢了。因为跑在前面的人总是有机会在跑道上给后来者设置障碍。发达国家未来完全可能使用“碳关税”这种边境限制措施,来逼迫发展中国家就范。所以发展中国家必然采取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应对措施。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更是长久之策。自然,碳关税这种极端措施也是一柄双刃剑,玩弄它的人弄不好也会伤到自己。

  具体到陶瓷行业。在世界范围内强大的减排压力下,企业对未来经营风险必须有更多的预期。短期来看,国家有可能出台更多的旨在限制“两高一资”企业发展的节能减排举措。在低碳经济的潮流下,陶瓷企业,尤其是建筑陶瓷企业在资本市场将更加被边缘化,因为环评会成为陶瓷企业上市最难的一道门槛。对一些优势企业来说,未来除了要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快速摒弃盲目求产能、求规模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当下考虑适当的多元化经营,把鸡蛋放点到另一个篮子也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战略选择:除了一些陶瓷企业已经做开的房地产业,与低碳经济相关的新兴产业,以及体育、教育、文化、创意等服务性行业也可以是选项之一。当然,面对未来更加严峻的产业环境,行业内部龙头企业应该首先团结、协调起来,共同探讨低碳经济时代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各谋退路。因为陶瓷产业在中国毕竟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来源:陶城报)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