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陶瓷业自己的“史记”《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面世

发布时间:2009-12-07 11:11:08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产品档案: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2008·首卷),长290mm、宽220mm、厚26mm、重1公斤左右、320页、近60万字……

       2009年10月,当这样一本书出现在视野的时候,时间正一步步迈向新的一年,而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却因为这本书,在这个时候留住了时间、见证了历史。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2008·首卷)(以下简称年鉴)历经编委会5个月的紧张撰写、编辑终于在2009年11月与全行业见面。这部承载了众多行业人士关注、期待的中国陶瓷第一年鉴,以庞大的数据、丰富的资料、创新的板块开启了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记录历史的第一步。

      作为《年鉴》的主编,尹虹博士从2006年11月开始就有了想要编写一部陶瓷行业自己年鉴的想法,历经三年准备,最终在行业各方面的支持、编辑部同事一同努力之下成稿。“中国的陶瓷产业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以后,成为为数不多的、同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们行业里面有很多的东西需要作一个概括和总结。另外,因为年鉴比较客观、比较全面地阐述行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工具作用和指导作用。”尹虹博士对年鉴的意义如斯解读。

      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现代陶瓷砖,到改革开放陶瓷行业飞速发展的30年以来,陶瓷行业还没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年鉴。这让中国陶瓷有感无史可寻、无证可查的尴尬。

      其实很久以前就曾有有识之士想推出陶瓷行业自己的年鉴,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形。因此尹虹博士也特别说到,第一本年鉴的问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编委会的成功,而是行业各界通力合作的结果。

      正如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叶向阳在《年鉴》发刊词上写的一样,“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历史,正像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这棵大树之根。只有根深,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这棵大树方能干挺、枝繁、叶茂、花艳、果丰,参天常青。然而,一部好的行业史,必须由持续不断的权威性行业年鉴作为支撑。”年鉴之于行业,犹如根对树的重要。

    作为中国陶瓷行业的第一部年鉴,整部书共分九章,涵盖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进程、2008年行业发展综述、2008年行业大事记、政策法规、生产制造、知识产权、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市场营销及产区等各方面。系统、准确、立体地展现出2008年整个中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发展状况。

      尹虹博士应邀解读第一年鉴时说到,在编写年鉴之前对很多行业、国家的年鉴都进行了研究与梳理,在参考之后划分出了九大板块。除了常规必需的年度综述、大事记以及法规政策外,首部年鉴还创新地开辟了“技术进步及知识产权”板块、“市场与营销”板块和“建筑卫生陶瓷产区”板块。

      亮点一:技术进步及知识产权

      这一板块记录了2008年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多项科研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与产品以及科技奖项与成果。包括了9项2008~2009年国家火炬计划涉及的建筑卫生陶瓷项目;2项2008~2009年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计划中建筑卫生陶瓷的项目;1项2008年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招标项目。同时也归纳了15项2008年景德镇陶瓷学院承担的有关建筑卫生陶瓷研究的科研项目;25项2008年佛山市禅城区产学研专项资金(建筑卫生陶瓷)项目;91项国家知识产权局2008年公开公告的建筑卫生陶瓷专利。详实的数据与具体事件的阐述增强了《年鉴》的资料性、收藏性。

      亮点二:市场与营销

      时值2008年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影响到国内陶瓷产业,产量销量都明显从高速扩张到停下脚步,各企业都在这个时期想尽办法赢得市场。与品牌、营销有关的事件在2008年成为行业的绝对亮点。《年鉴》展示了七类营销手法,并以具体事例详细描述。不仅可读性强,也为行业提供了借鉴。同时,《年鉴》梳理了2008年12个月发生的营销大事记,历史的记录得到充分体现。此外,占据该板块1/4篇幅的6个表格,更是全面展示了陶瓷行业品牌建设的成果。

      亮点三:建筑卫生陶瓷产区

      随着佛山陶瓷产业的转移,更多新兴的产区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关注。《年鉴》对广东、福建、山东、四川等九大省区、42个陶瓷产区在地理位置、投资环境与生产环境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与介绍,为行业提供了查有所据的宝贵资料。(来源:陶瓷信息报)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