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上半年陶业最头痛的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08-07-17 14:23:54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08上半年陶业最头痛的十件大事 

  2008年的上半年,陶瓷行业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与悲欢离合。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原材料的紧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国家环保力度加大等一系列的政府举措与经济现状都把陶瓷行业推向了刀锋浪口,在面对生死抉择时,自然有倒下的,也有雄起的。但是无论如何,经过半年的行业“大洗牌”,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在竞争中不断成熟、在运作中日益规范、在技术中更获进展的一个欣欣向荣,坚韧而顽强的陶瓷行业。

  因此,我们需要回顾,需要总结。让我们从总结中获得经验,在回顾中发现方法。

一、环保新政出 企业整顿忙

  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一些因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技术投入少、污染治理成本高或治理无望的企业,必然进行淘汰,实行关停并转。自2007年12月国家颁布节能减排政策以来,政府大力整顿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佛山陶瓷业的大规模整治以及外迁震动了整个佛山产业。据不完全统计,从政策出台到今年上半年,佛山一共关停陶瓷企业70多家,山东也关闭了40多家瓷砖生产企业。据今年4月召开的佛山市政府第八次陶瓷产业调整提升联席会议透露,佛山五区中,禅城区列入淘汰转移计划的90家建陶企业目前已完成44家,另外41家签约承诺在今年内关停转移;南海区108家建陶生产企业已全部签字承诺按期关停转移,全部完成后目前遍布7个镇街的建陶厂将仅存于狮山、西樵两镇;顺德区28家陶瓷厂,目前已有1家转产、7家关闭;三水今年将关停剩下的6家立窑水泥厂;高明12家陶瓷企业,今年将关闭8家,剩下4家实施清洁生产,确保达标。此外高明所有9家立窑水泥厂今年将全部关闭。

二、天灾接踵而至 陶市变幻莫测

  雪灾、 5.12大地震以及接踵而来的南方水灾,让陶人难以喘息。年初的雪灾压垮了厂房、损坏了生产线。刚从伤痛中痊愈的陶瓷业又遇到了地震的严重打击和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降雨,这一切都致使原本是旺季的陶瓷市场一片冷清,许多计划被搁浅,许多希望已成失望,陶人的辛酸只有自知。

三、国家银根紧缩 融资难上加难

  由于国内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逐步加大、境内流动性过剩的疏导压力仍然很大以及银行体系资金仍总体充裕等原因,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的要求,要求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截至08年4月,央行几次加息,这直接导致了陶瓷行业的依附行业房地产业的压力大增,同时陶瓷行业的利润空间也被压缩。加上搬迁、建厂等一系列事宜都需要借助银行融资,而银根紧缩,对于此时的陶瓷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四、升值与退税 出口内忧外患

  7月10日,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外贸易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8591,再创下年内第50个新高。至此,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已近6.5%,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18.24%。同时加上2007年6月19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调低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商品的出口退税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了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据悉,截止08年上半年,我国只有一成左右的建筑陶瓷出口海外,日用以及卫浴也刚过十个百分点。同时由于我国大多企业出口都是贴牌生产,这就导致了利润超低。

五、原材料涨声再起 企业有苦难言

  截至2008年6月,我国燃料价格同比上涨超过20%,其中原材料价格大幅度提升,陶瓷化工原料上涨20%~30%;包装材料上涨25%;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矿产上涨11.4%;其他工业原材料以及半成品上涨12.4%。除此之外,人力成本、物流费用等居高不下,必然导致产品涨价,但陶瓷企业面对终端消费者,却是涨也不是,不涨也不是,可谓有苦难言。

六、新劳动法实施 企业招工难

  新劳动法在试用期、薪酬、休假、劳资纠纷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调整,虽然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加规范化,但是同时也使企业人力成本明显上升,劳资纠纷几率大大提高。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从过去“一边倒”式的资方强势,正在出现向劳方的倾斜“民工荒”使企业面临招工难,劳动力市场由“买方”逐渐转向“卖方”。

七、无奈中外迁 夹缝里生存

  受到燃料、能源、原材料、土地、运输、人力资源、环保等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的影响,陶瓷行业整体利润下降,加上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及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的加大,陶瓷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也相应地加快。面对空前的竞争压力,不少佛山陶瓷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外迁,寻求低成本制造的扩张,拉开了陶瓷行业“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整合序幕。

  虽然外迁是大势所趋,但是让陶企多少有一点无奈的感觉。很多企业这样抱怨:是谁当年大力招商引资助推陶业发展,又是谁现在狠心赶走一批企业?外迁的带着无奈与留恋,留下的,却也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

八、错峰用电 考验企业统筹力

  由于四川地震影响西电东输进程以及珠三角用电缺口增大,进入陶瓷行业的错峰用电时期也到来,据悉,1度峰电的价格等于平段加低谷2度电价格之和,但是很多企业却没有充分做好统筹安排的准备,导致生产成本大增,自备发电机也不能发挥大作用,对于错峰用电,陶企叫苦不迭。

九、仿古砖热 陶企辛苦只自知

  08年上半年,关于仿古砖的“事迹”越来越多,有的企业每月推出十几个新产品;有的企业抓紧时间跟踪模仿;有的企业抛光砖不做了,改做仿古砖;有的企业大上生产线,仿古抛光一起做,大有一种“不仿古,不罢休”的气概。

  很多国内抛光砖和瓷片一线品牌企业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人力资源强势介入了仿古砖领域,这使专业生产仿古砖的一些中小企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反过来看,这些强行介入的企业也未见得一路顺风,其产品卖的怎么样,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仿古砖看似一块大蛋糕,但不是人人可分而啖之的。

十、当初招商热 如今冷思考

  2008年上半年,招商是陶业最热点的话题之一,各种各样关于招商、投资、圈地、生产线、产业园的新闻读不盛读。  

  但是当冷静思考之后,很多陶瓷企业还是发现了问题:许多地区的建陶招商和产业规划,根本无视自己的条件,只是凭借了当地领导的一时之勇。同时,整个建陶产业对上下游产业链,对水、电、技术工人的依赖性都非常强,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当众多企业投产后,当地对激增的人口能否提供配套的生活服务?目前中国的建陶产能已经供大于求,如此的扩张,有多少好处?

  那个“大跃进”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版权所有: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   http://www.fjcia.com   邮编:350001 闽ICP备18029648号-1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省府路1号金皇大厦6楼625室   电话:0591-87606506   传真:0591-8756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