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6 09:09:46 您是第 0 位浏览者
相比最近研发成功的干法制粉技术,在循环经济道路上已经走了好几年的溶洲二厂,更为人们所熟知的是陶瓷废渣处理技术。
早在几年前,溶洲二厂注意到了每家陶瓷厂都绕不过去的难题,陶瓷废料的处理。一个数据显示,佛山每年产生的陶瓷废料超过千吨。溶洲二厂通过研发出利用陶瓷废渣生产的轻质保温砖,废渣参与率达到了40%。
有专家估算,如果建筑保温材料市场中能挪出5的份额使用保温砖,全国的陶瓷企业的抛光砖废渣问题就可以得到全部的解决。
与干法制粉技术相似,溶洲二厂的这两项创新技术都足以为一直被扣上“三高”帽子的陶瓷行业更好的实现清洁生产,与此同时,在近年环保问题愈发突出的情况下,也是非常适时的创新举动。
但一个尴尬的问题却是,当企业投入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研发经费后,创新产品只被叫好,却不叫卖。
这种情况并非个案。同样是在陶瓷行业,近年如蒙娜丽莎等企业大力度的进行陶瓷薄行化的生产。陶瓷薄板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也能减少能源消耗,但同样遭遇市场接受度偏低的问题。
“如果从环保的角度,当然是用薄板、保温砖好,但问题是,受成本和消费者的一些刻板印象影响,市场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还是很低。”佛山本土一位陶瓷企业负责人说道。
一项新产品的推出,往往有一个市场的培育期。如果有更多的企业推广这类产品,自然会更快的打开市场。但像保温砖、薄板这类环保产品,如果不是从更高层面的环保去考虑,可替代的产品太多,市场自然未能快速接受。
“政府也许可以为这些环保产品创造一些政策的红利。”一些佛山企业家认为,鼓励企业的创新,政府应该更多的营造创新的氛围,为创新的产品提供更好的市场生存环境,也是政府可作为的地方。
毕竟,企业身处市场前端,要时刻接受市场的考验,任何举动,包括创新,也必须是在商言商的行为。而政府要真正鼓励企业创新,也并非只是撬动企业一时的创新冲动,而要为企业创造持续创新的动力。